-
16岁少年遭7年校园暴力 捅死同学复仇被判刑10年
关键字: 16岁少年遭7年校园暴力校园暴力捅死同学复仇据青岛早报1月8日报道,直到上小学四年级,在父亲的眼里,王青(化名)一直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。但升入初中后,王青变了,变得性格内向,甚至沉默寡言。致使王青有这样变化的原因,就是在其父亲看来不以为然的“孩子间的玩笑打闹”。从小学四年级直到高二,7年期间,几乎每天王青都生活在校园暴力的阴影下。从最初的被辱骂、扇耳光,到最后的下跪、群殴,王青的心理与身体遭受了无数的摧残。最终他用一把弹簧刀结束了一切。王青的错误反击,给他带来了10年的牢狱生活。
网络图
因为个头小常常挨打
上小学时,乖巧的王青在学校一直表现得比较老实,加之个头比较矮小,也不太爱说话,从小学四年级开始,王青就成了同学们欺负的对象。有时一下课,班里个头比较高的男生就会专门跑到他的座位前挑衅他,甚至还会在走廊上掐住他的脖子,要吃的、要钱。别班的男生看到他这么好欺负,也会加入其中。当时还是一名小学生的王青向父母求助,但他的求助却没有被父母当回事。
从小学升到初中,王青的噩梦并没有结束。上初中后,他所遭受的暴力变本加厉。“上午打一次,下午打一次,一个星期打两三次。”王青说,“他们打我没有任何的理由,可能就是因为我不太合群吧,看见我,他们心血来潮就揍一顿。”
买来武术书想自救
整个初中三年是王青最痛苦的三年,他每年都生活在恐惧与不安之中。在学校里,他总是低头靠墙走路,一边走,一边心里祈祷不要碰上那些总是欺负他的同学。“每次碰到他们,我浑身都发抖,两排牙齿都打哆嗦。”王青说。
王青遭受的校园暴力大部分都发生在校园里,求助父母无效,他开始向老师求助。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,老师口头批评后,他却遭到了更狠的一顿拳头。轻则是连续十几分钟的扇耳光,重则是几个男生把他围到墙角一顿拳打脚踢。而老师不能对打人的学生采取更严厉的措施,只能口头批评、谈话教育,并没有真正地保护到王青。
为了摆脱这种每天担惊受怕的日子,王青在网上买了一些武术类的书籍照着上面的动作学习。可没有任何武术功底的他,学起来毫无头绪。“只要打我的同学一靠近我,我就紧张得四肢发软,记不起来一点动作。”王青说,那时的他早已厌学,成绩下降得厉害,就希望一天能快点过去,快点离开学校回家。
新仇旧恨涌上心头
升入高中后,欺凌仍在继续,连续7年的恐惧与无奈让王青做出了一个决定,他从集市上买来一把锋利的弹簧刀,每天随身携带。因为上高中后要住校,王青觉得,这把刀能给他带来安全感。但是尽管每天都被欺辱,他始终没敢拿出身上的刀子。直到上高二的一天,王青第一次掏出刀子,也在这一天,王青的人生轨迹彻底发生了变化。
2015年9月6日,课间时王青上厕所回来。同班的谭某揪住他问,自己放在桌上的烟为什么不见了,并怀疑是他向老师告发的这件事。王青矢口否认,但谭某并没罢休。当天下午4点后,王青和同学们到校外买晚饭准备晚自习,在校外,谭某再次拦住王青质问烟的事。两人在校门外厮打起来,之后被身边的同学拉开。此时,被暴力折磨7年的王青,内心瞬间爆发出复仇的火焰,当谭某再次追上来时,王青掏出了藏在口袋里的弹簧刀,刺向谭某的左胸部,又在对方的左手臂刺中一刀,谭某倒在了血泊中,最终谭某经抢救无效死亡。经法医鉴定,谭某系被单刃锐器捅刺胸部致心脏破裂后心包填塞死亡。
16岁的王青因故意伤人致人死亡被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。直到这时,孩子的父母才知道王青这7年来遭遇的欺辱。
案件解析:
经办本案的市中院综合审判庭副庭长高广鹤分析,在本案中,王青长期忍受校园暴力的痛苦,在这个过程中,他的权利没能找到一个途径得以维护,同时心理上的压力也没有得到排解,所以才会导致对施暴者采取过激的反击行为,而这种反击行为往往就是以暴制暴,甚至触犯法律。
“引起校园暴力的诱因很多,既有来自社会的,也有来自家庭和学校方面的。让孩子远离校园暴力,最关键的还是来自家庭的力量。”高广鹤说,家长最了解孩子,应当时刻关注他的心理,观察他是否存在施暴倾向,或有无被欺凌情况。当孩子出现下列情况:攻击性强或容易激怒;特别在意自己的受欢迎程度,喜欢主导和控制别人;认为暴力是有效的手段;结交的同学、朋友中有欺凌他人者,这时家长一定要及时介入。多沟通少打骂,必要时可寻求心理辅导专家的协助,以矫正孩子的暴力行为。
如果孩子有被欺凌现象,更要及时发现,防止孩子受到更大伤害。如果孩子看起来很沮丧或焦虑,但回避说清具体发生了什么事;身上出现不明伤口或淤青;学习用品或衣服常莫名损毁;学业明显退步,找借口不去上学;常额外要零用钱,当孩子出现这样的表现,家长应当搞清楚孩子是否受到校园暴力欺凌,如果真的出现,一定要告诉孩子暴力不会自己停止,鼓励孩子勇敢地说出来,并第一时间联系学校及时处理,必要时报警。
- 原标题:7年校园暴力毁了16岁少年
- 责任编辑:张晨静
-
观察聚焦 Focus评论精选换一条最新闻 Hot
-
豆瓣用《琅琊榜》剧照被起诉,剧方却说不知道?
-
生活在大陆的台湾小哥:“上海太可怕了,便利到害死人”
-
愚人节是怎么变成广告节的
-
以人民的名义安利一部9分反腐剧
-
你们这些饮料净说大实话 我喝着喝着就哭了…
-
多年钻研祖国语言,我终于发现了“对不起”的反义词
-
一年抓1.5万只娃娃,外媒称他“掌握了不可能的绝技”
-
旺仔牛奶出了8升装,感觉喝完就是一场宿醉
-
特朗普"发推即焚",外国网友新发明
-
通宵占座,日本人为了赏樱有多拼?
-
迈图娱乐注册科研又干了件大事,外媒终于说出这四个字:“你们赢了!”
-
“每次自习完收书时,就像自己刚播完新闻联播”
-
9个试图人口走私但“失败到很夸张”的真实故事
-
英国穆斯林要女王皈依伊斯兰?
-
直击世界第一藏獒,3000万身价,配种一次上百万
-
全球最神秘的地方:地球磁场在这里发生诡异变化
-